返回

手术医生开外挂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增大
缩小
第5章 顺带把置管法也改良了(1/2)
    马成林把张谷带到一例病人面前。
    “这例病人刚置胃管,你给她们演示教学一遍棉线固定法。”
    张谷点点头,边演示,边给众护士讲解。
    “大家之前用的医用胶布固定法,有四个弊端。”
    “一是为了方便胶布粘贴,将胃管在鼻翼处打弯,导致病患鼻腔受鼻管侧压而不适。二是患者出汗,或是洁净面部使得面颊潮湿,胶布易脱落导致胃管松动。三是胶布的牢固性,透气性差,胶布上的粘性物质需要用松节油擦拭,有的患者会出现难忍异味或过敏的现象。四是患者担心胃管脱落,会减少活动量,不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。”
    “而棉线固定法,则能避免以上这些弊端。”
    见张谷侃侃而谈,马成林略有些感慨。
    看来这小张,是对这胃管固定法做过深入剖析,才能做出改良的。
    看似简单,实则内含道理。
    一个创新再小,但哪有那么容易?
    难得啊!
    护士长邢万红听的津津有味,小张医生讲的条理很清晰,一点就透!
    小护士们也认真的听着,有的还拿出小本本,认真的做着笔记。
    “接下来是具体操作方法。”
    这次因为是教学,张谷讲解的,就比在普外科时更详细。
    “棉线最好是45厘米左右,更便于调节。首先要在棉线中间打一倒8字扣,从胃管末端穿过,置于鼻翼根部,并轻拉紧棉线两端,使棉线扎紧胃管,不易滑脱为佳。”
    张谷边说边做“将每侧棉线打一活结,在悬挂于耳廓处的棉线下缠上少许棉花,将打活结的棉线分别悬挂在耳廓上,胃管末端用无菌纱布包扎反折,用夹子夹好即可。”
    张谷做完,扫了眼众护士,随手指了一个漂亮的“你来试着做一遍。”
    那小护士脸色一红,有点紧张的站出来,按照刚才张谷所说的要点,模仿了一遍,倒也八九不离十。
    护士长邢万红笑道“小张老师讲的好,我们一遍就记住了。”
    马成林在旁边也露出笑容。
    这时,一个年轻医生过来,脸色为难的在马成林耳边道“马主任,7号床胃管又脱落了,麻烦您重新插管。”
    马成林没好气道“7号床的吞咽障碍在咱科最严重,胃管也是最难插的一个,你们不给我看好了!”
    年轻医生唯唯诺诺不敢说话。
    马成林转头一看正在教学的张谷,气消了点“不过今天过后,都用上小张这种棉线固定法,咱就能轻松一些了。”
    马成林来到7号床,尝试重新插入胃管,病人光是喊疼,片刻后,马成林也是额头微微见汗。
    这种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的病人,置胃管最难置入。
    这时,张谷走了过来“马主任,要不我试试。”
    旁边的年轻医生道“张医生,这例患者的鼻部,咽部,食管黏膜已经有些充血水肿和粘膜破损了,再加上吞咽功能障碍,很难插管的。”
    张谷一笑“没事,难有难的办法。”
    马成林看了张谷一眼“你对插管也有心得?”
    张谷“有一点。”
    “这种无法主动配合的病患,其实采用压舌板的方式更容易。咱科室有无菌压舌板吗?”
    马成林听了,顿时有了些期待,给旁边年轻医生使了个眼色。
    很快,无菌压舌板就送了过来。
    本来在旁边练习棉线固定法的护士们,此刻也纷纷好奇的看向这边。
    张谷道“对这种不能主动配合插管的病人,最好采取15度到30度的半坐卧位,更容易置管。”
    “马主任,我这一个人还不行,麻烦您用压舌板和开口器配合我。”
    马成林一笑“行,只要你能成功置入胃管,我就给你当一次副手。”
    他隐约感觉,这小张医生,可能又要拿出新的改良法了!
    马成林心中顿时一片火热。
    棉线固定法,方便的是护士们。可这改良置管法,以后方便的就是他这些医生们!
    两人戴好无菌手套。马成林在张谷的吩咐下,用纱布包好病人的舌头,一手轻轻往外牵拉。
    张谷趁势把开口器从一侧口角置入,固定好后,润滑胃管的前端,从一侧鼻腔慢慢置入。
    置入约15厘米后,张谷道“马主任,用压舌板压住舌根。”
    马成林的眼神已经越来越明亮,脑子也活泛起来,他预感,张谷的这种方法,很可能真会奏效!
    趁着马成林压住舌根,张谷快速将胃管送入到预定长度。
    旁边年轻医生戴着听诊器,尝试注入10毫升空气,此刻一喜“送入胃内了!听到胃内水音回响了!”
    张谷道“马主任松手吧。”
    马成林眼睛发光,有点小兴奋的松开、拿出压舌板。
    张谷再次熟练的将胃管固定好后,起身笑盈盈道“行了。”
    马成林看了下刚才的用时,心中惊叹不已,这次重新置管,又快又容易,是他重新置管以来,最轻松的

《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