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我就是大牌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增大
缩小
第十四章 赚美国人的钱(1/2)
    头顶知名少年作家的名号,张俊生在文艺圈混的不差。
    主要他很低调,很少发表什么惊世骇俗的言论,基本上就安静的鞋小说,然后按照安少阳的安排,参加活动…
    也没什么人针对他,毕竟《小王子》大卖了两千多万本,那是人家本事!
    最主要,他的小说直接出版,从没投稿到《收获》、《人民文学》等主流文学杂志,大家没有直接的冲突!
    钱塘这个地方,风景宜人自不必说。
    东南形胜,三吴都会,钱塘自古繁华。
    烟柳画桥,风帘翠幕,参差十万人家。
    最近几年,隐隐有了第四大影视中心地段的感觉,新成立了好几家影视制作公司。
    看来,有眼光的不止张俊生一人!
    依托日渐崛起的浙省卫视,以及当地政府的支持,去年,冒出了三家电视剧制作公司永乐、青木还有华撤!
    这个时间段,正是传统文学改编最流行的时候。
    编剧的作用远远高于导演!
    华润抱紧海岩;
    荣兴达有郑重、王要;
    所以他们才能一部接一部的拍下去!
    毫无疑问,这次,请客的目的除了拉近关系外,最主要的还是改编权!
    现在都知道有一个好本子的重要性了!
    真的,这个年代,大家看重的不是明星、演员什么的,选片部门选片子就两点人情还有电视剧本身!
    否则《江山风雨情》、《冬至》两部电视剧会上不了星?
    这可都是一线大演员主演的电视剧!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喜来登酒店,包厢。
    安少阳正在跟几位西装革履的成功人士瞎侃“还是你们做电视剧的赚钱,一轮、二轮、三轮…啧啧,想想就让让人羡慕!”
    “…唉,安老哥,你不知道啊,这里面名头太多了。”
    其中一位身材微胖的男人苦着脸说道“公关费太离谱了!别的不说,看片会,你总得多邀请几个电视台的负责人吧?车马费总得给吧,电视剧中标了,你得给采购部门意思意思吧…也就赚个辛苦钱,表面风光而已!”
    安少阳道“…谦虚了吧,以为我不知道呢,《离婚的女人》一部戏彻底让永乐站稳了脚跟,听说大赚了一百多万呢!”
    “哪里,一百多万对安老哥来说,也就九牛一毛,算的了什么?”
    微胖的中年人摇了摇头,他叫陈立栋,编剧出身,参与过不少影视剧开发,人脉积累完毕,自己鼓捣了永乐影视。
    现在的影视公司,除了华阳,基本上都是有能力、有人脉的一些影视工作者成立的。
    陈立栋旁边站着的是赵芳,华撤的领导人“就是,听说张俊生花了三千万研究动漫电影,什么时候上映?我们包场支持!”
    安少阳有点尴尬,张俊生的事情,他并不了解,他只负责打理张俊生图书方面的业务,只能含糊道“…一定一定…”
    “还是年轻人有魄力,三千万做动漫!”
    总感觉像是在讽刺什么…
    “这么热闹,说什么呢”
    张俊生推门走了进来。
    “没什么,我介绍一下。”
    安少阳看到张俊生,赶忙把他拉过来“张俊生!”
    “这几位都是钱塘影视投资人!”
    “陈立栋!”
    “您好;”
    “赵芳!”
    “赵总;”
    “赵建勇!”
    “您好…”
    转了一圈,打完招呼,张俊生坐下。
    那几个人则在打量他,虽然人年轻,穿着又非常随意,他身上有与年龄完全不相符的气度,整个人显得淡定从容,但他的一双眼睛又极其明亮,目光锐利得像刀子,直接扎进人的心底,以至于这几个老炮跟他对视都感觉内心忐忑。
    “听说你花了三千万做动漫?”
    “总要有人走出这一步吧,否则技术限制,我们的电影、电视剧始终比不上别人!”
    张俊生回答的很随意…
    “早就听说张作家不走寻常路,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啊!”
    “哪里,哪里…”
    虽然知道是客套话,张俊生还是觉得很爽…
    ……
    “我的作品不太适合改编成电视剧,因为我写的东西都不是故事流的,很难改编!”
    饭桌上,张俊生很坦然的承认了自己的‘不足’。
    “…谦虚了吧,《悟空传》大卖了一百万册…”
    “《悟空传》是因为我用的是浪漫主义叙事手法,整个故事其没有主线,最不好编的!”
    “《风起陇西》呢?”
    “…算了吧,《三国》影响力太大,我可不敢挑战它!”
    陈立栋点了点头,没见面前,他知道张俊生,也找圈里人打听过了,知道这个人其实很好说话,也不是那骨子里就逮着一众蔑视的富二代!
    之所以一直压着自己的作品改编权,主要是怕被改坏了——《三重门》电视剧版拍的实在有

《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》